古籍文献 金石碑帖 翰墨菁萃 西文经典

2123 | 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卷第一百五十六(兴福寺永恩具经,日本重要文化财)

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卷第一百五十六(兴福寺永恩具经,日本重要文化财)

Author: --

Size: 25.2×773cm

Signed and dated: --

Estimate:

Final Price: RMB 800,000



8世纪日本天平朝写经

三藏法师玄奘奉召译 1轴 藏经笺

提要:
本卷为京都兴福寺永恩具经的经典写本,为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卷第一百五十六,首尾完整,长773厘米。卷末有朱笔题记“句切了 永恩”。卷内有硃砂句读、硃声点,间以墨笔标注日语发音。通卷楷书谨严不苟,书者用笔娴熟,提按变化丰富,转折连带间尤显灵动自如,结体端庄秀丽。按日本天平朝属于奈良时期的圣武天皇时代,与唐玄宗统治时期大致相合。当时日本举国全面唐化,努力向同时代的唐王朝学习中国的文化和政治制度,到达了文化鼎盛时期。因此这件天平写经就呈现出盛唐时代崇尚华丽的时代风貌,为天平写经之精品。
所谓的“永恩具经”,是指“兴福寺藏司永恩发大愿收集天平时代及平安初期所写各类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,以成全套。并于贞永年间对所搜集到的全部《大般若经》六百卷进行圈点,包括朱句切点、朱声点、字音墨笔仮名点。”《日本古写经综鉴》有详细著录。后人简称“永恩具经”或“永恩经”。可惜当时的六百卷完整的《大般若经》,因时代久远和历遭兵燹之灾,此类完整的古写经在全世界今藏不超过四十部,多秘藏于各大博物馆中,民间传藏甚为珍罕。现京都博物馆所藏同类永恩具经(《大般若经》卷第五百二十二、《大般若经》卷第五百十四)二卷,均为日本指定重要文化财。
兴福寺源起于日本大化时期天智天皇八年(669),当年藤原镰足之嫡室镜女王继镰足遗志,于山城山阶村陶原(今京都市山科区东野之地)建立山阶寺,安置丈六释迦像。此即本寺滥觞。天武天皇元年(672)将此寺移至大和高市郡厩参,改称厩参寺。和铜三年(710),迁都平城京之际,藤原不比等复移寺址至现地,且易名为兴福寺。此后,随着藤原氏之隆盛而兴隆,成为南都七大寺之一,并为法相、具舍教学之中心道场,人才辈出。平安时代,兼管春日社,威势更盛,拥有庞大之庄园与僧兵。寺院现存国宝、重要文化财级之贵重文物多达百余件。藏司指管理藏殿之藏主,见丁福保《佛学大辞典》。而贞永年间指平安朝后期圆融天皇贞元至花山天皇的永观年间(976-984),相当于我国北宋初年。
全卷形制为纸本墨书卷轴,总体品相保存完美。